县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1日,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以及《江西省就业促进条例》,坚决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多方面有效措施,有效构建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助力脱贫攻坚,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培训促进就业,帮扶企业稳工招工,援助重点群体就业,在促进就业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对此,常委会组成人员给予充分肯定。会议指出,我县就业工作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一是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二是就业不稳定,总体质量不高;三是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四是特殊群体就业困难问题较为突出;五是就业人员劳动权益落实不到位;,六是县内职业教育、培训存在不精准、不对称、实效不强等短板问题等等。为此,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
一、 贯彻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就业。
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拓宽县内就业渠道,把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作用,培优培强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兴产业等科技含量高、体量大、就业岗位多的主流行业。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抓好特色中药材、优质烟叶、精品果业、绿色大米等基地建设,以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要适量引进适合留守妇女及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大龄人员等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车间,切实满足特殊群体就近就业需求。要做旺服务业,围绕城区小城镇建设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旅游、休闲、住宿、餐饮等现代服务业,扩充就业容量,增强就业承载力。
二、 注重精准施策,进一步创优就业环境。
要探索新业态就业保障机制,研究制定适用灵活用工的政策措施,在用工制度、社保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要大力培育创业主体,加大创业扶持力度。要落实和出台稳工奖补、人才奖补、雇主责任保险补贴、重点人群用工奖补、税费优惠、融资贴息、住房补助等政策。要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加强培训资金监管,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提升县内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优园区宜居宜工宜乐环境。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更多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积极投身创新就业。要健全和完善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就业执法力度,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三、 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社区)、村民小组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村(社区)级劳动保障协管员、村民小组就业指导员制度,全方位提供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就业创业服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线上线下融合、信息互联互通、跨部门审核经办、精准推送服务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有效解决用工求职信息不对称问题。健全完善配套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加强就业政策资金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要依法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推荐、咨询、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行为。要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开展全方位、一体化宣传,切实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 进一步扶持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就业工作要坚持保重点、守底线。做好贫困人口、残疾人、大学毕业生、留守妇女以及大龄农村劳动人口、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对于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类重点群体,各级、各部门要做到部门联动、分类施策,大力推行政府购岗,扩大购岗范围,大力开展农村保洁、交通养护、护林防火、农家书屋、城市管理等城乡公益岗位及残疾人公益岗位、大学毕业生基层服务专岗,做到扶持一批、援助一批、安置一批。
以上审议意见,请依法办理,并将办理情况于2022年3月底前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
峡江县人大常委会
2021年 12月1日